很多用户反映,戴上VR眼镜观影,会出现重影现象,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调整VR镜片的方式,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彻底处理。
VR镜片支持四向调节瞳距和物距,可根据视野需求,前后左右随意调整镜片,有效降低眩晕感,和重影说拜拜。
戴上一会就头晕?解决了!
对于天生不带抗晕天赋的玩家来说,VR最恶心的问题就是恶心。万众期待下,各家厂商以及不少科研团队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最近斯坦福大学给出的一个方案是:给VR眼镜装上两块屏幕。
戴上VR眼镜就想吐?你可以这么办
致吐区和恐怖谷
就如虚拟现实这个名字一样,VR的晕眩问题的根本就是虚拟感受和现实感受的冲突。当大脑感受到这种冲突,就会自然地产生抗拒,从而发出晕眩感,迫使人停止接受这类视觉输入。
每一点微小的头部移动和“虚拟视角不移动”都会造成微小的不真实感,经过几分钟的累积就会加重眩晕。
从更广的层面上谈论的话,首先要提到一个字典上没有的词条“barfogenic zone”。“barf”意为“呕吐”,“-genic”意为“生产、导致”,姑且可以翻译为“致吐区”。 [!----]
致吐区用以指代虚拟现实领域里VR画面参数引起恶心感的一个区间。90年代世嘉曾启动了一个VR项目,但由于游戏体验落入了致吐区,1994年Sega VR就被悄悄打入了冷宫。他们当时总结的原因就是:“画面与人体动作不同步而导致强烈的呕吐感。”
相对于“致吐区”,“恐怖谷”的概念更为人熟知,来源于1970年日本机器人科学家森政弘(Masahiro Mori)发表的一篇题为《恐怖谷》的论文。作者提出,仿人机器人会使人产生一种其他机器人所没有的、独特的不适感。
后来,恐怖谷理论也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日本恐怖电影固然深得此道,也有不少网友用来调侃演员和食物。
VR体验中,响应延迟/画面刷新率/3D场景质量都是影响“致吐值”的因素。在致吐区的左边,可以理解为《超级马里奥》,致吐区的右边,就是超级逼真的VR游戏。
两块屏幕的VR设备
据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款VR眼镜原型,利用两块平行放置的LCD屏幕,营造一个更接近现实的光场。 [!----]
新原型的显示效果能让用户的眼睛随意对焦在视野中任意一处,因此理论上能减少一些恶心的反应。
VR眼镜技术我们不是第一次听过,这款眼镜是医生们和游戏爱好者们的福音。但是目前的VR眼镜技术在技术上其实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VR眼镜戴上之后会头晕,产生视觉疲劳。而这个技术难题,在前几日被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攻克了。 之前的VR眼镜之所以会导致头晕,主要原因是因为之前的VR眼镜对3D的模拟不够自然。斯坦福大学的副教授Gordon Wetzstein及其计算成像小组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光场立体镜(light-field stereoscope)——这款VR眼镜能够带来更为自然舒适的虚拟现实体验,比目前市面上的那些表现都要出色得多。这款新型的VR眼镜可以构建出舒适的3D视觉体验,英伟达也提供了一些研究方面的支持。
国内现在的VR眼镜产品目前来说,大部分都是对国外尖端VR眼镜产品的一种复制,也就是说,硬件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相差的可能仅仅是软件内容,所以这种技术其实在国内来说空白还是比较大,未来国内的VR眼镜技术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