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应该很多人都熟悉,但是马洛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他们是同一时期的作家和诗人等,而且马洛和莎士比亚还是同年出生的,那么他们两个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马洛和莎士比亚生于同年(1564年),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马洛出生于坎特伯雷一个鞋匠家庭,莎士比亚的父亲则是斯特拉特福的手套商。但是马洛拿到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1584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这使他有资格成为“大学才子”中的一员。
这个活跃于16世纪80年代伦敦剧坛的作家群包括托马斯·沃森、托马斯·洛奇、乔治·皮尔、托马斯·纳什、罗伯特·格林,或许还可以加上托马斯·基德和约翰·里利,不过基德不合群,而里利年纪要大一些。
他们大多有牛津或剑桥的教育背景,却没有从事神职或法律工作,反而投身在当时名誉不佳的戏剧界,这多少可以说明,他们性格之中就有爱冒险、不安定的因素。
比如马洛的密友沃森,学识渊博,才华惊人,24岁就出版了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的拉丁文译本,但与此同时也常常涉足欺诈性高风险活动,他的对手曾经讽刺他:“能在一部剧中设计20个谎言和恶作剧,这就是他的日常行为和谋生伎俩。”
莎士比亚在世之时,就有人怀疑,如此多的精品未必真正出自出身市民家庭、当过马夫、杂役和演员的莎士比亚之手。尤其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对宫廷内部活动的逼真描写,更让人怀疑是某些深谙宫廷内幕的贵族的捉刀之作。
在怀疑派开列出的莎士比亚戏剧作者名单中,有牛津伯爵爱德华.威尔、弗兰西斯.培根、伊丽莎白女王以及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在所有这些人中,以马洛的嫌疑最大。 [!----]
写下过“曾经爱过的人,哪个不是一见钟情”(Who ever loved that loved not at first sight?)这一名句的马洛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毕业于剑桥大学,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
这位在剑桥时期就以“大学才子”闻名的作家写过《迦太基女王狄多》、《浮士德博士》、《帖木儿大帝》等剧本,还翻译过奥维德的诗歌。
1593年,他涉嫌卷入一场政治阴谋而被暗杀于伦敦郊外的一家酒馆。许多研究伊丽莎白时代文学的学者都认为,如果在那一年死去的是莎士比亚而不是马洛的话,那么,当时最伟大的剧作家称号一定会当之无愧地落在马洛头上。
参照莎士比亚的创作年表来看,在马洛被暗杀之前,他只是一个受大众欢迎的通俗喜剧作家,最好的作品也不过是《亨利六世》、《维洛那二绅士》。
马洛被刺的同一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发表标志着莎士比亚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而像《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这样闪烁着人文主义色彩的杰作,都是其后的作品。
正是这一点引起了美国文艺批评家加尔文.霍夫曼(Calvin Hoffman)的怀疑,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就提出,马洛其实并未死于那场暗杀,而是由一个乞丐充当了替死鬼。
在那之后,马洛隐姓埋名,托庇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特务机关负责人、现代间谍活动的创始人弗兰西斯.华兴汉(Francis Walsingham)公爵之下。
此后他继续写作,而作品则经由与莎士比亚相熟的华兴汉公爵之堂弟转交给莎士比亚,并以莎士比亚的名义上演。
霍夫曼指出,《哈姆莱特》和《奥赛罗》从文风上看,几乎可以确定为马洛的作品。为了支持自己在《谋杀那个后来成为莎士比亚的人》(The Murder of the Man Who Was “Shakespeare”)一书中的论点,霍夫曼四处搜寻证据。 [!----]
1953年,他发现了马洛的肖像画,它与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第一版及莎士比亚故乡教堂中的莎翁画像极为相似,这使得不少人更加确信马洛的原作者身份。
但是,一幅相似的画像毕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从50年代到80年代,霍夫曼还对华兴汉公爵的坟墓和多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以求找到马洛写作的莎士比亚戏剧原稿。
马洛比莎士比亚成名更早,他属于少数天生就有诗才的人,似乎没有摸索学习的过程,《帖木儿》 横空出世,就已经属于上乘之作。而读莎士比亚早期的历史剧和喜剧,我们很难想象他会成为 《哈姆莱特》 《奥赛罗》《李尔王》 和 《麦克白》 的作者。
当马洛29岁猝然离世,莎士比亚还处在事业上升期。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说:“如果那时莎士比亚也死去,他与马洛就难以相提并论了。
《马耳他的犹太人》,两部 《帖木儿》 和 《爱德华二世》,甚至片断的 《浮士德博士》等都比莎氏 《爱的徒劳》 之前的作品更有成就。”无论马洛是否犯有被控的罪行,他的作品足以说明他是一位严肃的学者和勤奋的诗人。
人们通常认为,马洛和莎士比亚是竞争对手,但这个印象也许是片面的。2016年10月最新出版的牛津莎士比亚全集中,经过23位学者的研究,《亨利六世》 上中下三部由莎士比亚和马洛共同署名。
虽然自18世纪以来就有人提出马洛参与了 《亨利六世》 的创作,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在莎士比亚全集中获得署名。这也使人重新想起“莎士比亚原作者为马洛说”,尽管这个观点已经渐渐退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