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叫上元节 古代的时候这些讲究可真多

文化
阅读:
2023-01-14 21:10:01

  元宵节的别称一直以为就不少,像什么灯节、上元节等,不过这些别称也不是随便叫叫就流传下来了的,那么元宵节被叫做上元节有什么深意呢?
 

 
 

 

  天官说

 

  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的诞辰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敬佛说

 

  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 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

  民间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

  过节当然少不了一些节日的风俗,那么上元节风物食俗有什么?

 

  旧时上元的风俗食品,洛阳有玉粱糕(白粱米做的糕),金门有粉荔枝(唐代洛阳人家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临安市肆有卖乳糖丸子、澄沙团子。
 


 

  苏州上元的市食,除油缒(粉抟饼,豆沙作馅,下油煎)和圆子之外,还有糖粽、粉团、荷梗、孛娄(爆米花)、瓜子诸品。亦有吃荠菜团子和荠菜年糕的食俗。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吃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得生财的好意头。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

 

  台州一带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豆干、油泡、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则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

来源:青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