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就辞职的北大女生:违背内心才是最大的矫情病

情感
阅读:
2019-06-17 15:02:48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

  作者简介:维小维,一个做投资高管的诙谐女子,逗比的职场妈妈。写接地气、有意思又不失理性的文字。是你知性、幽默又有料的良师益友。

  最近,一篇号称史上内心戏最多的北大女生求职史火得不要不要的。

  知乎上一众老司机都忍不住化身愤怒的小鸟,飞成一道道义愤填膺的弹幕。

  我百忙中抽时间看了一下,只有一个感觉:长。

  洋洋洒洒1.7万字,我中间靠吃了一次又一次的零食减压,才用顽强意志勉强把它读完。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 2016年9月,北大姑娘因男友在杭州,悲伤地告别了腾讯实习,加入人头涌涌的校招大潮;

  ○ 无数杭州企业,她只看得上网易管培生;于是破釜沉舟精心准备,一面、群面、二面,最终死在了网易的终面;

  ○ 2016年10月,只好破罐子破摔,违心投了房地产、银行、小公司一大堆,说了很多很多的谎,比如我爱房地产,我爱小公司,我爱稳定生活,我爱体制内工作……

  ○ 11月,终于拿到了浙商银行的offer,做了一件众口铄金“矫情”的事:买一杯DQ雪糕,坐到天黑。一边坐,一边不胜委屈,那些不要我的互联网公司都瞎了眼。

  ○ 2017年7月,安稳当了银行员工,内心还是充满不屑。

  她是那个想做有趣事儿的北大网红,她不甘心每天就在银行的OA系统批卡批卡批卡……

  最可怜的是那个银行,发了offer,给了住星级酒店的培训,朝九晚五,工资优越,通篇还是被黑出翔……

  ○ 2017年8月,入职一个月后下决心跳槽,要去互联网,哪怕异地恋,哪怕有风险(此处应有掌声……)

  ○ 最后,在北大朋友的介绍下,进了网易。终于圆梦,跟男朋友一起待在一个公司。

内心

内心

  看完,我的内心可以说是非常害怕了。招一个人的风险真的好高啊!

  候选人违背内心跟你说一段美轮美奂的入职动机,你什么都不能做,你只能选择相信。

  你认真悉心教导一个月后他要走,你什么都不能做,你只能选择放行。

  浙商银行算是倒大霉了,招聘成本哗哗地花出去,培训成本也哗哗地用了一个月,然后应届生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我真的不喜欢你。

  职场老司机纷纷诟病的是,女生优越感太强,女生太矫情。

  在我看来,一个念北大的女生,有优越感很正常;

  一个谈恋爱中的女生,矫情也很正常。

  不道义的是,她说谎,她欺骗,她违背内心。

  无论为了什么原因,违背内心才是最不负责任的矫情病。

  女主是相当幸运的,她通过内部招聘,一离职就去了自己想去的公司。

  但是对于万万千千的其他人来说,一个月就走的负气跳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前任才做了一个月,大写加粗的不忠诚。

  职业选择可以说是情感选择之外的人生第二大难题。

  在某些迷雾重重的路口,有爱情,有远方,有兴趣,有薪酬。

  种种因素左右摇摆着我们的思绪。

  到底应该怎么做选择,才是靠谱、负责又忠于自己?

  怎样正确理解什么是“我喜欢”?

  中国教育有一个挺奇特的的现象:

  一个学生,非要到考大学填志愿了才开始思考,自己想学什么;

  一个大学生,往往到了找工作,才开始思考自己要做什么;

  一个年轻人,直到要结婚了,才开始明白自己爱怎样的人。

  所以,其实选热门、选高薪还是选喜欢并不难,很多人都义无反顾选喜欢。

  最困难的是,我们天生没学会,什么叫做“我喜欢”。

  就像热文里面的女主,她从大学开始就搞公众号,在人人网发起活动,做了250万人玩的文字游戏,她就笃定地认为:她就是喜欢互联网。腾讯网易这些公司才是她的最优解。

  然而,她喜欢的核心并不是互联网,她喜欢的是新鲜、簇拥、探索的感觉。

  她真正厌恶的,不是银行,而是规行矩步、工作重复、人生范围太窄小。

  所以,我们谈喜不喜欢的时候,并不是在谈一个行业。

  我们在谈一种工作性质。

  什么互联网就是自由自在,互联网就是玩法很多,那不叫了解,那叫刻板印象!

  作为一名待过网易也待过游戏公司的互联网老兵,我很抱歉地说,互联网行业也有重复、低级、没有挑战性的工作。

  甚至每一份充满新鲜感和探索性的好玩工作,都有它麻烦重复不愉快的那一部分。

  盲目地把一类行业套上一个标签,跟那个“一叶障目”的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首先把自己又拿手又开心的事情归纳一下,到底喜欢那里面的什么感觉?

  感觉懂吗?

  那就是一种刹那兴奋,刹那心流,刹那无比满足的瞬间。

  你喜欢的那种感觉,就是你想要的工作性质。

  它的范围可以很广,不要给自己下一个狭隘的定论。

理解

理解

  怎样正确理解人人追逐的大公司?

  大公司,就是稳定得像康庄大道的起跑线。

  路障少,平台宽,一起跑步的又都是聪明人。

  谁跑过马拉松谁知道,在起跑线的大马路上,通常每个人都被埋没在汹涌的人头中。

  你只能在人群里默默地跑。不知道多久,才有可能在某个弯道冲出去,甩开大队伍。

  这也是大公司生活,活生生的描述。

  一个人多势众的大平台,你要非常拔尖,才能被人看见。老板的眼里通常只看见“岗位”,看不见“人”。

  一个身兼多职的小平台,你可以常常直接接触到最牛逼的老板;

  在摸打滚爬中,你也许在蒸蒸日上的业务里光速成长,也许会很快在倒闭的公司里失去工作。

  怎么选?

  看你对“安全感”和“挑战性”这六个字的偏好度。

  看你对小公司业务发展的判断和眼光。

  骑驴找马到底对不对?

  热文里面的北大女主,找到了一份性价比高但不喜欢的工作,她妥协了。

  也许在找工作极度疲劳的一刻,在周围的人拿着offer兴高采烈的一刻,懦弱和投降太容易了!

  然而,进入不喜欢的公司然后骑驴找马,折损的永远是你的职场信誉。

  换句人话,明明不喜欢,说谎说爱,那是最要不得的。

  你不喜欢体制内的拘束,你就别假惺惺地说可以。

  且不说浙商银行从此可能把女主列入黑名单,网易要是看了这篇文章,是不是也该想想:

  什么时候她发现我们的工作也不过是每天开会、写策划、弄ppt、搞v1到v100的方案,又会觉得索然无味,又会产生一走了之的念头?

  我更加不会告诉你,网易的HR分分钟就是浙商银行的HR的兄弟。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说:我从来不会海量投简历,我会把目标单位分梯队,一次只投三四家。一批失败,再投下一批。

  牛人都从不骑驴找马,一找就要找到马,哪怕不是千里马。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足够慎重,才能等到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人生任何一个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

  但任何一个选择都有成本。

  我们要做的是,在足够靠谱的信息上,做最负责任的决定。

  这里的负责任,除了对自己,也要对他人,对企业,对任何一个可能在未来跟你陌路相逢的人。

  这个世界的确没有捷径,每一条路都并不好走。

  真正优秀的人,无论路再不好走,都能认清方向,忠于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