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当初为何要背叛项羽 英布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
阅读:
2023-05-23 21:10:02

  英布的一生,并非忠心侍主,他朝秦暮楚,左右摇摆不定,先是跟随项羽东征西讨,而后叛变,又跟随刘邦,但是却也并未真心相随。因此由于这种行事方式,他的结局注定了并不会好。

 

  秦国统治末期,那时秦国已经开始施行暴政,导致民生怨言不断,人们心中充满了推翻秦国政权,建立和平自主的新时代的渴望,于是乎,各个地方纷纷揭竿而起,都以抗秦为名号进行着斗争,但纵观整体形势,抗秦的两大势力非楚霸王项羽和刘邦莫属。
 


 

  他们的抗秦之战不想其他人,是乱作一团,相反是有勇有谋,能够团结上下,不断纳入新鲜力量一致反秦。在一开始的时候,英布是效忠于项羽势力的,项羽对他也算是至诚,封他为九江王,予以重用。但英布却自视过高,对项羽之命令阳奉阴违,导致两人间已存在着不信任。

 

  加上刘邦使臣的挑拨,终于让英布坐实了叛乱之名,英布与项羽一站,惨败,归附于刘邦,但心中对刘邦却十分忌恨。最后英布帮助刘邦杀死了项羽,刘邦称王,而英布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被诬陷叛乱后,却再次叛乱,作茧自缚,被刘邦杀死。

 

  英布,一度易主,两次反叛,他的一生就背负了不忠不义之名,到底是他本人天性朝三暮四,还是说有着不得为外人知的原因,才不得已两度叛乱的呢?下面,我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进入了历史中英布时期,看看这人一生到底缘何两次背叛,是跟自己的想象一样,抑或者是出乎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英布,出生于秦国,但对于暴秦的统治早已是厌恶至极,尤其当他触犯大秦王法后,被在脸上刺上了代表丑恶、耻辱的标记后,他灭秦之心大盛,已达到了顶点,极其盼望能寻找到一位明主,在他的带领下推翻秦国,并能从中成为开国功臣,一生荣华无比至尊。

[!----]

  终于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英布的眼前,那便是项羽,楚霸王。英布初见项羽,便觉得此人英气逼人,必能成就大事,于是二人长谈,项羽伐秦大业未成,也正值用人之际,正巧寻到了英布这样的将才,深觉不可多得,两人便在第一次长谈中达到了一种协议,英布从此归于项羽麾下,并加封为九江王。

 

  项羽此人义气云天,在他两度调动英布对抗刘邦势力无果时,仍旧没有对英布起杀心,只是有所不信任,有所反感,但爱才之心确实真心的。英布也正是在摇摆中,他也怕自己的行为惹怒了项羽,但又心不甘,正值刘邦使臣到,对外谣传说英布归附了汉王,项羽大怒,英布见谣言已传,不得已反叛,项羽大战英布,英布败走。

 

  英布的两次叛乱,均已失败作为结局,只是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与对方抗衡的对手,这样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奈何第二次的叛乱,就没有了第一次的运气成分了,毕竟他第二次反叛的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也没有任何人对他施以援手,于是他失败了,于是他陨命了。

 

  他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教训,做人切不可朝秦暮楚,那样是得不到好的结果的。在两次叛乱中,英布都是被谁击败了的,败局是天注定。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的反叛,他反叛的乃是楚霸王项羽,虽然是事出无奈,但仍因其心志不够坚定所致,当项羽知道英布反叛后,立即派出大将龙且作为主帅,对抗英布。

 

  在项羽的部队中,在英布还未背叛时,龙且的实力已经是高于英布之上,在项羽手下将才中当属第一,所以,龙且对英布,胜利来得可谓是顺其自然,英布输的也是理所当然,只是英布那时候找到了刘邦,借助刘邦的势力东山再起,并协助刘邦最终灭了项羽。

 

  回顾当初,秦国实行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秦始皇死后,诸侯纷纷举行起义,各自为政进行抗秦活动,英布由于机缘被收入项羽的队伍。因战功比较显著,被项羽封为九江王。由于后期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项羽需要英布出征协助时,屡次被英布拒绝。

[!----]

  项羽心中十分不快但并未名言,时值刘邦派来时臣,愿意劝说英布归顺,英布当时已经是左右摇摆,心已无法安定,而刘邦使臣对外放出英布已经被迫项羽,归顺了刘邦,陷英布于不义,箭在弦上,英布被迫背叛了项羽,进入刘邦阵营。在后期,刘邦和项羽的对抗中,英布功勋还是比较显赫的,被封为淮南王。

 

  有一天,淮南王英布正要去打猎,汉高祖刘邦派遣的使者来了,赐给他一坛肉酱。皇帝赏赐臣子食物,本是无尚荣耀。英布接过这肉酱,却一点高兴不起来。原来这肉酱不是用牛羊肉做成,而是用梁王彭越的肉做的。不久之前,有人告发梁王彭越谋反,刘邦把彭越处死,还把他“醢之”,遍赐诸侯,警示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看到了没?造反就是这下场。

 

  诸侯接到这样的肉酱,个个心中五味陈杂,谁也不如英布心中惶恐不安。当年英布跟韩信、彭越都不是刘邦的嫡系,楚汉相争时,三人虽然倒向刘邦一边,但都跟大爷一般,刘邦时常受他们要挟。如今天下平定,狡兔死,走狗烹,刘邦要把这些不安全因素一个个铲除了。今年春天,韩信因谋反被灭族。夏天,彭越因谋反被灭族。下一个灭族的,就轮到他英布了吧?

 

  英布厉兵秣马,做谋反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反了,自己做皇帝。英布的封地在今安徽、江苏、江西一带,与西汉都城长安相距遥远,谋反是机密之事,本来一时半会儿传不到刘邦那里,但是,英布因为一件小事没忍住火性,把准备造反的事泄露了。

 

  原来,英布有个宠爱的姬妾,这位姬妾生病,到一位医生家看病。英布手下有个中大夫贲赫跟医生家对门而居,他听说英布的爱妾来看病,想求她帮自己活动个好点的官职,他送给这位姬妾很多礼物,还在医生家陪她饮酒。这位姬妾收了贲赫的重礼,果然在英布面前称赞他。

[!----]

  英布一听起了疑心,心想,肯定是你们两个有奸情,不然你怎么会替他说好话。就要派人抓捕贲赫,贲赫吓得没命地逃,坐上传车(类似于后世的驿车)跑到长安,把英布要造之事报告给汉高祖刘邦。刘邦一听很烦恼。英布当年在项羽手下就是一员猛将,能征惯战。

 

  项羽那些屠城杀人的事情大都是他干的。他的淮南国国土辽阔,足足有四个郡,他造起反来,对立足未稳的汉王朝将是巨大威胁。公元前196年,九江王英布起兵反刘邦。导致此次兵变的直接原因就是韩信和彭越的死,这韩信、英布和彭越是“同功一体 ”。

 

  汉高祖刘邦清算功臣,杀了韩和彭,英布自然有危机感,兔死狐悲,狗急跳墙,英布为自保,不得不发动叛乱。英布是一代名将,而且深得项羽行军布阵的真传,他此举引起西汉朝廷上下的极大震动,刘邦也没多少主意。这时候有个战国时期楚国的退休令尹,名叫薛公的,通过汉大臣滕公向刘邦献策,说英布不足虑。

 

  他列举了英布可能会采取的上、中、下三策,然后拍胸脯说:英布这小子肯定会用下策。刘邦说:“英布是何等精明的人物,怎么会采取下策呢?”薛公就从英布的个人遭遇和出身去分析问题,他说:英布是个什么货色?不过是当年给秦皇修骊山墓的亡命之徒而已,没多少眼光。

 

  他之所以能发达,能够和皇帝成为战友,不是因为有远大眼光,只是敢玩命,不怕死,这人做事不计后果,不会为将来和老百姓着想,只关心个人的出路,这种心态妨碍了他的决策,终究只会采取自保的下策,陛下您就“安枕而卧”吧。薛公这人确实识货。

 

  英布虽然是英雄,但是那种只看个人待遇的英雄。当年他站在项羽一边,受了刘邦谋士随何的诱惑,去见刘邦。刘邦故意对他无礼,伤他自尊。他正在后悔的时候,刘邦又给英布高官厚禄,让英布与他同样的待遇,这小子的脸立马又变回来了,大喜过望。说白了,他就这点出息。因此薛公就敢于小看他,预言他会败。

 

  一个人敢豁出去干事业,不能说明他有眼光,或许他只是为了个人前途而敢玩命而已,一旦面临义与利的选择,他就智商直线下降。英布就是这类人。果然如薛公所料,英布采取下策,被刘邦大败。不过,刘邦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流矢射中,辉煌的一生也就断送在这支箭上面了。

来源:尚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