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唐朝女子的着装都非常的“大尺度”,甚至在一些古代画像中,也能看到唐朝女子赤裸裸的“事业线”。
到目前,我们获取的关于唐代妇女穿着的诸多史料都来自于考古发掘,包括侍女俑、壁画等,但这些出土的侍女俑和壁画多来自皇室和官宦之家,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大家都知道,李唐来自陇西,属于鲜卑的后裔,生活方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这些皇室成员受到传统的儒家学说影响有限,但流着汉族血液的老百姓却是接受了儒家学说近千年的熏陶,对统治阶级的行为并不完全接受。所以,不能因为皇室妇女衣着暴露,就臆断贫民百姓的生活亦是如此。
诗歌描述
唐诗中也经常把这种到处走光的场景写进去,“粉胸半掩疑晴雪”就是描写的这种风貌。起初,这种领口开得很低的袒领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豪门贵妇争相效仿。更刺激的是,这种低开领口的襦裙面料一般是纱罗织品,即仅以轻纱蔽体,这个透明程度大家自行想象一下。
另一位中晚唐诗人李群玉也有一首赠给歌伎的小诗《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胸前瑞雪”是说歌伎半个雪白的胸脯都露了出来,在若明若暗的灯光斜照下,十分诱人,让诗人流了鼻血。 [!----]
360度无死角的走光
唐朝时皇后在受册、助祭、参加朝会时穿袆衣,其衣颜色为深青色,上有翚翟(一种小而鲜艳的鸟)图案,衣领上是黑白相间的花纹,袖口、衣边用红色的罗为缘饰。腰穿大带,颜色也是深青色。头上要盛妆,插十二枝花,两鬓做宽。说到袒胸,以着名的《簪花仕女图》为例,画面上仕女胸部的大片留白即是唐妇好袒胸的铁证。
唐朝的襦裙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一朵奇葩:上襦只下及胸部,下裙则也只上系到胸部,于是胸部成为了上下衣的交接处,为袒胸什么的埋好了伏笔。
起初,唐朝直到唐玄宗时的襦裙是“襟袖狭小”,到了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以后,开始流行大袖宽衣。夏天时,女同志们经常因为衣服宽松而不慎走光,但除了自己老公外,别的男人好像并不介意。
但到了开成四年(839年),或许是衣服宽大得太离谱了,360度无死角的走光,唐文宗对自己的女儿延安公主的肥大衣裙大发雷霆,立即把延安公主卷了一顿,还连带着把驸马也责罚一番:你媳妇在外面露这么多,家里知道吗?
从这里可以看到,盛唐女装的暴露并不是没有限制,连开放的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更何况贫民百姓,可见,大髻宽衣之风也不是整个唐代都有的追求。 [!----]
《武媚娘传奇》中那种身段苗条却拼命挤出“波涛汹涌”的装扮,其实并不是唐人的风格。唐人崇尚丰腴,以肥为美,你观察唐朝绘画的时候,想必会有一个感觉:唐朝的女子似乎并不追求凹凸分明的身体曲线,只要胖就行了,水桶腰也没关系,至于胸前是否有山峰与深沟,全凭天然,并不刻意去塑造。最常见的唐朝女性服饰,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中所展现的这种打扮。
《虢国夫人游春图》与《捣练图》中的女性装束,体现了典型的唐人风格:短襦+长裙,再加一件披帛。虢国夫人是唐朝的贵族女性,捣练的女子则是社会平民,但她们的身材与服饰风格大同小异。显然,襦裙是唐朝社会不分阶层的流行款式。
唐人的襦裙,按领子的样式,可分为大襟交领襦裙、对襟直领襦裙、袒领襦裙;按裙腰的高低,则可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与齐胸襦裙。我们从《虢国夫人游春图》与《捣练图》中看到的,是对襟齐胸襦裙。
唐朝女性的对襟齐胸襦裙常常给我们留下性感、香艳的印象,那是因为这种风格的装扮,衣襟敞开,罗裙只系到胸部,颈部下面的小半个胸脯都露了出来。唐诗所说的“慢束罗裙半露胸”“粉胸半掩疑晴雪”,应该就是指这种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