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程序灰度上线的一周年纪念日,我们迎来了微信小游戏——这是小程序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升级。
小游戏为微信小程序带来了3D渲染、本地存储、分包加载等新能力,标志着作为HTML5变种的小程序终于可以同原生应用分庭抗礼,而微信替代App Store的野心,也终于快要如愿以偿。
“小程序不做游戏”的一年
一年前的2016年12月28日,张小龙在公布小程序的《微信公开课·PRO》演讲中当场说,不建议或限制做游戏、新闻和视频小程序。
大佬讲大话是家常便饭,没人真心觉得小程序真是服务线下场景,用完即走,也没人把不做游戏的话当真。
实现游戏功能,是热切盼望新风口的开发者和投机者对小程序最大的期待之一。
这种即时开启,无需下载,也无需卸载的应用形态,对于面对冗杂注册流程的App Store用户来说,无疑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毕竟,还有很多手机用户并不知道怎样设置Apple ID,都是在购机时由店家随意设置的,此后都没法自己更新应用。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我们必须等待整整一年才能打破不做游戏的“魔咒”。
这一年里,微信小程序除了最活跃的摩拜单车之外,根本没有几个线下场景的小程序,能比纯在线上传播的小程序火爆。
“匿名聊聊”、“实用心理测试大全”等爆款小程序相继被封号,而突破iOS赞赏功能限制的“给赞”心惊胆颤地活了下来。
“今日头条Lite”之后,“轻芒杂志”突围做了新闻小程序和为其它自媒体提供定制小程序模板的服务,后来腾讯视频也做了小程序。
至于不准做游戏的口谕,也从小程序诞生之初就被想方设法地规避。游戏类小程序“王者荣耀赛事”、“王者荣耀群排名”、“炉石相册”等在2017年1月起就陆续上架了。
它们通过提供小测验、趣图生成器、相关资讯和直播视频等方式,在用户不玩游戏的间隙,也继续在传播着游戏的IP和品牌。
小程序发布时还真是过于低调,不准扫码,没有搜索,没有入口,硬生生压下了业界躁动不安的欲火。
但实际上,微信团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很大程度上,通过小火慢炖的逐步能力开放,腾讯避开了与苹果App Store之间可能的一场大战,仅仅是付出了关闭iOS微信赞赏通道的代价。
如今,小游戏的出现,意味着微信官方总算“图穷匕见”,承认了线上的,不是“用完即走”的小程序的地位,不必再遮掩它作为App Store竞品的野心。
小程序开放了一批最重要的能力
就像当年微信用一款《全民飞机大战》开启了微信游戏的大门一样,小游戏也是用一个示例游戏《跳一跳》教会用户玩法。
也许“打飞机”没有赶上微信“扫一扫、摇一摇、搜一搜、看一看”的产品序列,不然也可能会叫做“打一打”。
最迟到28日午夜,关于四个能带来额外点数的盒子,以及连跳加分等攻略和秘籍已经广泛流传,200-300分或者更高的分数截屏开始传播。
但没有人类超越张小龙本人创下的纪录——最开始就有2000多分,后来截屏说玩到了4999分。一个Python写的外挂倒是放出了一个刷到3500分的截图。
这款让众多微信用户疯狂的小游戏,只不过是一道开胃小菜。
腾讯多个工作室同步推出《欢乐坦克大战》《悦动音符》等一共16款小游戏,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小游戏的运行效果已经和这些游戏的原生App版本没有任何区别。
而更要命的是,和所有小程序一样,小游戏也是自动登录并获取微信个人资料和好友关系,省去了下载和注册的环节。
以此看来,游戏充值、抽奖、道具交易、周边产品购买等能力,也可以很顺理成章的开启。
随小游戏同时带来的,还有界面展示上的变化。小程序界面顶部由原先一个单独的“关闭”按钮变得更凸显,设置了将其放到桌面(仅限Android)以及分享的快捷方式。
这种不同于iOS、Android或者Windows界面设计规范的按钮样式,让俗称的“微信,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感觉更明显了。
在聊天中也更容易调出小程序,方法是在对话列表页向下拉。这个位置可以说是微信的一个黄金推荐位。微信对推广新功能非常保守,可以说惜墨如金。
这个位置曾被用于推广小视频,当用户启蒙完成后,其入口与聊天界面中“拍照”按钮合并,而空出来的下拉推荐位就留给了小程序。
“H5”的绝地反击
小游戏的推出,意味着本身属于HTML5变种的小程序,现在真正具备了和原生App一较高下的资格。现在的小程序支持基于WebGL的3D渲染,本地存储,分包加载,热更新等游戏所必须的能力。
发展至此,小程序阶段性地终结了Web App与Native App之争。自iPhone引入全功能Web浏览器之后,这一争论蔓延至今。
网页应用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原生应用需下载,需审核,非即时更新等问题。
奈何队友没有一个给力的,从UC到百度推了各种“轻应用”,Firefox和Chromium还妄图建立一个仅有网页应用的操作系统。它们没有一个能真正扭转用户的使用习惯,直到微信小程序的出现。
目前,除了Unity项目可以编译为WebGL之外,甚至因为WebRTC的引入,也可以在现代移动浏览器内实现WebAR,不依靠原生应用体验增强现实。
由于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使用,Web App的潜力一直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而在小程序战略出现之前,微信担当了一个标准化的“H5”浏览器的角色。
只是微信对于改善HTML5显示效果也是兴趣缺缺,其内置浏览器内核连续多年不更新,被部分开发者称为“手机上的IE6”。
与小程序的推广同步的是,将来不走小程序道路,沿用订阅号、服务号跳转H5页面方式在微信中展示富媒体内容,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这着实让人无奈,然而以此为代价,小程序对抗原生应用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开发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了对抗(苹果)应用商店的另一条道路。
很显然,腾讯将无可避免地分享由苹果独占,以及由少数国内安卓应用商店垄断的,那份对开发者生杀予夺的权力。这种权力,也可以说是用户“用脚投票”而来的。
可以说至少在国内,这个问题远比所谓的“网络中立性”问题要重要得多。前几天FCC折腾网络中立性的时候,国内也跟着科普。
只不过,即使你处于一个中立的网络中,没有使用什么大宝卡,你还是会遇到一些仅有微信小程序独占的应用,尽管目前这样的应用只有“跳一跳”,但以后只会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