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一张支付牌照20亿,又注销了5张

互联网
阅读:
2019-10-06 00:49:10

导语:近年来已经年发生多起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购事件,其中不乏互联网公司。在第三方支付牌照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收购价格也是持续上涨。

近年来已经年发生多起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购事件,其中不乏互联网公司。在第三方支付牌照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收购价格也是持续上涨。

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现在支付牌照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而且审批越来越严,数量越来越少,一张全业务的支付牌照,价格已经在20亿以上了。”

支付牌照存量时代,一张20亿!

投资界消息,央行于7月5日发布了第6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的公告。此次续展的结果是,21家支付机构顺利通过,4家不予续展,共注销5张支付牌照。

其中,不予续展的四家公司中,北京中汇金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国华汇银科技有限公司、永超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均因不符合《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制度规定不予续展;安徽长润支付商务有限公司则因未提交续展申请,没能通过续展。

事实上,这批本应有27家支付机构参与续展,但因为易通支付有限公司在第二批续展中被山东鲁商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合并,湖北蓝天星主动申请注销并获央行批准,所以实际参与续展的支付机构为25家。

湖北蓝天星今年1月发布的公告称:“由于我司业务转型,经慎重考虑后,决定退出湖北省预付卡市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湖北蓝天星自2018年01月22日起终止新增预付卡业务。”

根据2010年6月21日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分类,第三方支付业务主要分为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和银行卡收单三类。其中网络支付又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从数据来看,2011-2015年,央行共发放27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2016年暂停发放新牌照。与此同时,2016年4月央行下发文件对支付机构分级分类监管,8月给首批支付牌照续展时称“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重点做好对现有机构的规范引导和风险化解工作”,这标志着第三方支付牌照进入存量时代。

而截至目前,央行累计注销支付牌照名单已增加到33家,最新的支付牌照数量为238张。

互联网巨头的标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已经年发生多起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购事件,其中不乏互联网公司。在第三方支付牌照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收购价格也是持续上涨。

就那近期将要在港股上市的美团来说,为了获得支付牌照曾于2016年9月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这笔交易大概花了13亿元。

不仅是美团,处于头部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收都会想方设法弄到一张支付牌照。先后有京东收购网银在线,小米收购捷付睿通,滴滴收购一九付。

这些互联网头部公司依靠掌控的高频场景,能迅速发展商户。“只有依托于用户流量的供给和巨大的交易量,才能迅速积攒支付用户”,而自有的独立支付系统,能够减少对支付宝、微信支付单一渠道的依赖,掌握核心经营数据。

我们知道,虽然主营业务不同,但这些公司都在开展着各式的金融服务。因为比支付更大的金融市场是理财和融资,以支付积累的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为基础,能够向个人征信、消费信贷、理财产品销售、小微企业贷等互联网金融领域延伸。

支付大部分市场都被阿里、腾讯占据,对于大多数收单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公司,又独立发展支付业务的公司来说,面临线上线下支付市场竞争加剧、费率步入下行通道、监管趋严勒紧创收渠道等影响,大多数处于微利或者亏损中。而面对巨头争相高价抢夺支付牌照,通过卖牌照获利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马云哭了?

然而,中小机构的困境可能在“断直连”后有些许缓解。

2017年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向有关金融机构下发《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网联全称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与银联的功能属性相似,属于专门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统一转接清算服务的平台,是四方模式,或称为间联模式。与之相比,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银行直连则绕开了银联等转接清算机构,是典型的三方模式。

2017年8月,45家机构和公司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在股权结构上,央行下属七家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外管局下属的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共出资7.6亿元,占比37%;其中,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持股比例为3%,代表不符合入股资格的中小支付机构行使投票权。在央行的出资落实后,支付宝和财付通最终持股比例分别为9.61%;其他支付机构出资不等,最高的是网银在线,持股4.71%,最小的股东是易联支付和捷付睿通,各持股0.14%。

根据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网联平台试运行正常。网联一季度处理业务57.75 亿笔,金额为 2.02 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 6416.86 万笔,金额 224.68 亿元。在支付机构紧锣密鼓忙接入的同时,媒体舆论也刷了一波流量,“马云哭了”、“微信支付被收编了”、“央妈生了二胎”、“银联多了个亲弟弟”随处可见。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共占据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的90.6%,其中支付宝以49.9%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

直连模式下,支付机构通过在多家银行开设备付金账户实现资金的跨行清算。对合作银行而言,因为带来了吸收存款的额外收益积极性大增,且更愿意与交易规模大、备付金存款沉淀多的支付机构合作。而对支付机构而言,则可通过备付金账户存款的“诱饵”反过来从银行处获取更低的费率。因此中小支付机构因沉淀资金有限得不到银行的青睐,直连银行数量远远落后于大型支付机构,在商户拓展中便处于劣势,在费率上也处于劣势,加速了行业分化。

基于这个角度,网联的上线本身,将利好中小支付机构,使得他们终于和大中型支付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再背负直连银行数量少、费率高的先天劣势,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而对大中型支付机构而言,原有的优势被抹平,行业加速分化的链条被中断,需要在新规则下重新建立优势。但对于阿里的支付宝和腾讯的财付通来说,用户群体已经基本稳定,想要撼动其地位的可能性并不大。